【荷蘭大選看點|極右勢力的竄起】
2017 年荷蘭選舉受到世界矚目,和極右派民粹勢力抬頭有關。荷蘭雖然是議會制,由人民選出各層級的議院、議會議員,再由成員中選出首相。因此,議會席次如何分佈,就佔了極大的影響因素。目前荷蘭下議院的議員共有 150 個席次。
這次選舉中,極右派自由黨懷爾德斯(Geert Wilders)被認為是「荷蘭川普」,他所屬的自由黨(PVV)主張反移民、反歐盟、反穆斯林的政策,他所發表的言論也引起討論熱潮。特別是在英國脫歐,以及川普當選後,觀察家與評論家們也非常重視荷蘭選舉結果。若是極右派當道,則可能意味著民粹主義即將席捲歐洲。
當然,在最後選舉結果中我們看到,第一勝選大黨是現任首相的黨派,馬克・呂特(Mark Rutte)所在的自民黨(VVD),共有 33 席。極右翼政黨自由黨(PVV)佔 20 席,其餘如基督教民主黨(CDA)與民主66則佔 19 席;綠色左派與社會民主黨佔 14 席;工黨則佔 9 席。
席次確定後,接下來就是組閣的挑戰。在荷蘭,聯合組閣是常態,但這次由於極右在選戰時,聲勢極高,使得中間偏右的政黨不得不往右靠攏,爭取極右選民,連首相呂特傳統上是中間偏左路線,這次都改走中間偏右,這才壓住了懷爾德斯。將來在組閣時,右邊的聲音是鐵定會比前更大聲,將來荷蘭的左派,就跟現在美國的民主黨,一樣必需要決定,是要抵抗到底堅持自由派理念,還是要妥協,配合右派。不管怎麼看,自由派這邊要把議題往左拉是很困難的。
雖然這次的選舉結果,讓許多媒體都相當興奮,認為是極右民粹的挫敗,但仔細觀察會發現,整體而言,右派所得票數和先前的選舉相仿,但左派的選票卻有所折損。事實上近幾年來,開始出現新的趨勢:二戰後以自由派為主的政治風氣轉向,向右邁進一大步,可能會趨向更保守的方向。接下來法國與德國的大選,也值得我們密切注意。
需要不斷提醒的是,這幾年以來,歐美地區對於穆斯林、黑人、女性以及多元族群的歧視越來越露骨,而且頻繁。也有更多人認為威權時代的懲罰與限制是有效的。如何在這樣的時代創造多元性、維護得來不易的民主,需要我們時時警惕。